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洪霞创新工作室”调研交流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表时间]:2025-10-13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9月24日,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贾甫、教师党支部书记王义夫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研室主任马源一行,专程前往北京市公交集团“洪霞创新工作室”开展实地学习与交流研讨。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常洪霞同志及“大1路”车队党总支书记梁南南共同参与了此次交流活动。

交流期间,学院一行深入了解了洪霞创新工作室的建设背景与运营特色。该工作室依托素有行驶在长安街上的中国红美誉的1公交而建。11935年开通,历经近九十年城市变迁,自1961年起承担长安街运营任务,因其途经首都核心政治文化区域,已成为北京市民心中极具代表性的公交线路和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目前,1西起老山公交场站,东至四惠枢纽站,全程27.1公里,设站29座,不仅是首都公共交通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传承城市文明、彰显服务精神、展示基层党建成效、弘扬劳模精神与推动服务创新的重要窗口。

常洪霞同志扎根公交驾驶与服务一线三十年,以其高度的责任担当、卓越的敬业精神和突出的创新实践,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劳动者的昂扬风采。她的先进事迹,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是讲好“中国道路”故事、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宝贵现实教材,为丰富和拓展“大思政课”教学内涵提供了极其生动鲜活的案例与素材。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育人效能,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融合,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场邀请常洪霞同志走进学院品牌活动“‘中国道路’大讲堂”,未来将为师生带来专题报告,分享其在一线岗位上的奋斗历程、服务心得与创新经验,直观诠释新时代的劳模风范与工匠品质。

此外,学院计划后续组织学生赴“洪霞创新工作室”开展现场教学活动,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切身感受劳模的日常工作与先进团队的创新实践,深化对“交通强国”国家战略的理解与认同。此举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知社会、厚植家国情怀、砥砺责任担当,从而有效提升“大思政课”的育人实效与感染力。